第一章 总则劳资网,[*x8PU"}+S*U;p
qJ&D_9vX3I1 第二章 征地补偿
2z:i n9OS)yx1p.dn1 劳资网N b!eu1U:~
第三章 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劳资网]^s(H6t
8P] ?7L+}iY1 第四章 历次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
K$?'X Lr"~x o1 劳资网RA'OO.L*P@
第五章 附则
/D#m k`.]&g\~-E1 劳资网9~F6U0{6{7S h h
"I)n0g%O"h9L$d ~1
+f$[$c+dr_q:z1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劳资网L(a_ n&[$u
d U,m*um1 现将《无锡市征用土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劳资网!\#BafTZ w
无锡市人民政府劳资网7_]5}I,?:o1l
二00四年三月三十一日
Z"s8}qMqw]6W'v1
\$a6{R7b"N(v1无锡市征用土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暂行办法
@8leYc&M1劳资网td |;KD!S,Le
劳资网![R Lr9YeM
第一章 总则劳资网/OoDsUql D
7f!X#Lp9U@8Z1 第一条 为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安置工作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失业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无锡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pU5b+T5B*Dup:L1 劳资网)t9MPJ?X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是指国家将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征为国有后,依法给予被征地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理补偿,并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保障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的行为。
e*b[hqrsvR1
N`{c/FN)K,M,G1 本办法所称的农民,是指拥有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承担农业义务的成员。劳资网EP/V-X1s
劳资网:_cfW{.T1{2m|
本办法所称的被征地农民,是指农村集体所有土地被征为国有后,从拥有该土地的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中产生的需要安置的人员。
xK,R;sy^-Zy*~/n1 劳资网7b.lW7oa$m/s3o5Ii
本办法所称市区是指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以及新区。
T'G0C\$Yt)s)`1 劳资网Cc M UzL$Wm-n
第三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进行征地补偿与安置,适用本办法。
0e9P:`$`/sl%n1
,N;H/v Fc zHm8OL1 第四条 征地补偿和安置由市、市(县)、区人民政府统一负责。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费用的解缴工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具体负责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计划、财政、民政、公安、规划、建设、物价、监察、审计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征地工作。劳资网KJ4\:u{8^ c0h
劳资网,W mv9gH~
镇人民政府协助做好征地补偿安置工作。劳资网4]fk}1g:akY.q~
%} KsB;Tc _1 第五条 根据当地土地价值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全市划分为三类地区,执行相应的征地补偿和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劳资网7tkw*x7QDi;J
x$Q$qeRYT7} { _ X8d1 一类地区为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滨湖区;
@z'Z-[6G0t }i,d!h1 劳资网 a9rD tR}4lIc}v
二类地区为江阴市、锡山区、惠山区、新区;劳资网rj1u3I6Q$D
/YiO'E2g v1 三类地区为宜兴市。
'H+K])~ o[1
jW`A0|\1 第六条 建立市、市(县)、区、镇、村农民人数与耕地动态统计制度。动态统计基准年为2002年12月31日,基准年的农民人数与耕地数据由村民委员会如实填报,报镇、市(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审核汇总。基准年的耕地数据由市(县)、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定,基准年的农民人数由市(县)、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公安、劳动保障部门审定后,由市(县)、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基准年农民人数与耕地数据库。
Rzp*L(cV1
7T9H"WK/KN1 经依法批准征地后纳入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人员,应该自市、市(县)、区人民政府同意征地之日起从数据库中相应核减。劳资网Qv Cu-F
劳资网1K7{B2FT Jr*d-}
第七条 市、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财政专户,将所有用于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资金纳入财政专户,专项用于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
x| mz8zU1
sk4N;f;d'u b\l1 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及其增值部分以及实行基本生活保障的人员领取的保养金、生活补助费、一次性补偿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免征税、费。
0Z+[J&eOc8q1
G&R5h/f(}1 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管理办法由市财政局会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监察局、市审计局另行制定。
&WS6|i"x(E0}(yW1
m| eNCY4Z"U1 第二章 征地补偿劳资网1d*z%Ddl Cq2b+l J;h
xE ^)M'n1 第八条 征用土地经依法批准并公告后,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或相关证明材料)到公告指定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
,Ka|o;^/E _1
YL3Ln7pCe^1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依法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听取被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的意见。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经依法批准后,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Z#M2I[1]1 劳资网#[I4`-wA(c
被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对征地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市、市(县)、区人民政府组织协调;协调不成的,当事人可提请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征地补偿标准争议在裁决前不停止征地行为的实施,裁决后按裁决的结果执行。劳资网2a"WJJSq:\
}.M-Lm"a-`#@ A1 第九条 征用土地安置人员应当从征地前拥有该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中产生,历次被征地农民按本办法第四章规定执行。劳资网 ZL%T V!m{#Owz
iI},XP1AT;?L1 征用土地需安置人员数量,根据征用农用地面积除以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被征地前的人均农用地面积确定。具体计算公式为:安置人数等于征用农用地面积除以人均农用地面积。
g8j }s7k,~r2`!`'E:v1
R%G2_LR wH1 征用土地需安置人员的具体对象,由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名单,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健全的,由村民委员会提出名单,经镇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市、市(县)、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并报市、市(县)、区公安部门审定。经批准确定的安置人员名单,由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负责在当地张榜公布,听取群众意见,对有不同意见的安置人员,由市、市(县)、区公安部门重新审定。劳资网P9s8p#\ F N5QG3J Z
:u(Fz+CP(G1 第十条 征用土地补偿安置费用标准根据被征用土地的不同类别按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相应倍数确定。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最低标准为:劳资网y {5U tqx/_0Ku
劳资网p4u;QGj#U,Co U C*\8Q5x
一类地区每亩2500元(37500元/公顷);劳资网L%\&h3?8Q
劳资网[q r+jS't
二类地区每亩1800元(27000元/公顷);
#N4P"Od O ?@a"v1 劳资网G$F@N|&}
三类地区每亩1600元(24000元/公顷)。劳资网6x%q u5]7C i
&x gu'z!K1 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标准由市、市(县)、区物价、财政、国土、统计等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物价上涨指数适时调整,并予以公布。
-PRG?"Y$}O4j0aC1 劳资网.a/M)L0O'P"Q ^
第十一条 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K hS$zN1j5v1
hs?N|2@1 一、土地补偿费劳资网;e*y'\2p5~KwS*nX
劳资网 c8SPE-_G Y
(一)征用耕地的,按其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倍计算;劳资网3j]7g;_d+I,MLF h
劳资网}Bgm ^p l
(二)征用精养鱼池的,按其邻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二倍计算,征用其他养殖水面的,按其邻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八倍计算;
D K.K \M!Fp1
|8F'@h#\1 (三)征用果园或者其他经济林地的,按其邻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二倍计算;劳资网`F9g7`TC
劳资网)M ju/PeMp,tZ0r
(四)征用其他农用地的,按其邻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倍计算;
@4e8|x]XX"s1
}5v sQ7j1 (五)征用未利用地的,按其邻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五倍计算;劳资网p4k1r1PY&Jt5D
劳资网/m,t!eRnH C
(六)征用农民集体所有的非农建设用地的,按其邻近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倍计算。劳资网].s%SN c;n(WtA j(F
O!fm Luz2fHy3LS1 二、安置补助费
lwF @d5p1
f)e;|,F7L m sL)[;j+F1 (一)市区按下列办法计算:
.lmdOt#e*Y-f1 劳资网(S:D5Fw&v*M
1.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征用耕地面积计算。征地前被征地单位人均耕地在十五分之一公顷以上的,安置补助费为征地前耕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五倍;人均耕地不足十五分之一公顷的,从六倍起算,人均耕地每减少一百五十分之一公顷,安置补助费相应增加一倍,但最高不得超过征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劳资网9g n*F)_}i v7G
"cF5~ IR?eX1 2.征用其他农用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该土地补偿费标准的70%计算。
CX#?-nB8~ J6]1
T qY%`&jl1 3.征用未利用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非农业建设用地的,不支付安置补助费。
e+Lq&_r&| r1 劳资网s3w T*TiL
4.土地补偿费的80%和安置补助费不足以安置被征地农民的,不足部分列入征地成本。安置征地人员后有剩余的,剩余部分支付给土地所有者,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主要用于解决历次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建设公共公益事业。劳资网Dk_yf:nsK
-@y:QxO.{#y}1 (二)江阴市、宜兴市按下列办法计算:
xL gbLK:X"jF1 劳资网Y5B:eh'W*R Ek9w `^
1.可按市区的计算方法执行。
+@!j7EbzT3Ycd1 劳资网O/X%t#a/j
2.可按《江苏省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试点办法》的规定执行。具体为:劳资网a8U)r2Z8z"I&fa N
v}SK9F'F;iu `1 (1)每个需要安置的被征地农民的安置补助费江阴市、宜兴市最低标准分别为20000元、17000元。劳资网'DE4L"{.`+f{)p4O
劳资网 v o[ge5kA,]
(2)从土地出让金等土地有偿使用收益中提取一定数额的资金,进入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财政专户,用于弥补安置人员数量多而出现的资金缺口。江阴市、宜兴市从土地出让金等土地有偿使用收益中提取的数额按照新征用建设用地面积计算,分别为每亩不低于13000元、10000元。劳资网y2g \g8l YY
劳资网n PN+T"|MA0A
三、青苗补偿费
I(}5W(x9_1
"a"u7V4^Uy~L ~1 (一)一年生作物按前三年平均年产值补偿;劳资网];kuq#H"I#_
劳资网l2N!Ae0u'S~uc
(二)一年二季作物以上的,按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50%补偿;
/W`.X#w-}#^y9y3S1
5kp5e,UC'|:v-P{1 (三)可以移植的苗木、花草以及多年生经济林木等,支付移植费,不能移植的,给予合理补偿或作价收购;劳资网]#MK+oC2H;k+{[
劳资网-F4jt&f6H l$es1{
(四)果园、鱼塘或其他养殖业按当年实际损失补偿。劳资网hbF:p I
劳资网"E-{ YQ G$J F.F
四、地上附着物补偿费按各市(县)、区规定执行。劳资网ij~'f7OS}e
a:K'CQj3h4j1 第十二条 下列地上建(构)筑物、青苗一律不予补偿:劳资网 KF-d-sa(p4a/p
?8u4~clpg1 1.不具有合法产权证书或其他有效证明的建筑物、构筑物;劳资网&l6@$P@uSZ
劳资网8}T M2z&\DH*?4}Jj
2.规划部门划定征地范围(以征地图或定点图为准)后栽种的花草、林木、青苗及建造的建筑物、构筑物、其他设施和突击装修的;劳资网f ? u'H$y
劳资网F~ z4K*w\+L xk
3.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性或暂保使用的建筑物、构筑物。
Vn`'ob/GCct1 劳资网A*e#~&uw6x/YuFo4YO
第十三条 土地补偿费的20%支付给原集体土地所有者。土地补偿费的80%和安置补助费划入财政部门在银行设立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财政专户,专款用于被征地农民的安置。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支付给所有者和投资者。
R7z | XabB1
&\G,M BI WP w1 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补偿费,主要用以解决历次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如有剩余的,用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生产和公益性事业,不得挪作他用。
]7uQ1j6S,DX1 劳资网y%vj ]JF:`
省以上重点工程建设征地项目补助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不足部分,由建设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市、市(县)、区和镇政府从留成土地出让金等土地有偿使用收益中解决。
D%tzfDhg"A1 劳资网.wA:w,LcQ2F(l b
第十四条 征用土地经依法批准,并落实支付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办法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被征地单位发出交地通知,被征地单位应当按通知规定的期限交付土地。劳资网|[ Em x(l y
劳资网2nceZ7tLhc#M3Y k
第十五条 村民小组的耕地被全部征用、或被征地后人均耕地面积低于一百五十分之一公顷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撤销建制手续。经批准撤销建制的,其原有的全部在册安置人员应按本办法进行安置。
:X F._V+`@1 劳资网\6f?v]+L&d
第三章 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劳资网] IF3p)J0EF
E&j#~P v~&{5Q;dK1 第十六条 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的来源包括:劳资网b`8] B`y
xRbb&Artf@](q1 一、市区劳资网w2c+o O` o,M
+F,y8^dt)Uf1 (一)80%的土地补偿费和全部的安置补助费;
?'t/{y#z*Z5{4t9|FE)|7{1
V#[I/|!t-hB1 (二)从土地出让金等土地有偿使用收益中提取一定数额的资金;劳资网_8x2yL4@:u!X
劳资网+uhXgTIv
(三)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的利息及其增值收入;劳资网Tx9E6V ]6][$?z
@F g;i n&A8@fGW4H1 (四)其他可用于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资金。劳资网"Wh.JO)yZ7Y
劳资网8^2a;DS4Vg%H mH
二、江阴市、宜兴市劳资网Ur2Q:X4H7`0z|YE
/@ JJ0~oqD1 (一)安置补助费如果按市区办法计算的,则其来源按上述规定筹集。劳资网W)L/b4z dA
?8[-R"MQ6n#q;z2a1 (二)安置补助费如果按《江苏省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试点办法》规定计算的,则其来源按《江苏省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试点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筹集:劳资网(G4_`G,A\o3B
劳资网d:K2h:yzJR:y$kd
1.不低于80%的土地补偿费和全部的安置补助费;
c ^Q` l R%e1 劳资网!c9S G`?H6e f/@
2.政府从土地出让金等土地有偿使用收益中列支的部分(提取的数额按新征用建设用地面积计算,江阴原则上每亩不低于13000元,宜兴原则上每亩不低于10000元);劳资网%G.pbZOG!A
k6DpP0X\%m;K9g1 3.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的利息及其增值收入;劳资网*m$woL9I-?-vl.E
7CB-h/GM1 4.其他可用于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资金。劳资网z"~J)Kd[Z]/Ji'@
e\;T"]rc1 基本生活保障资金不足支付的,由同级财政部门负责解决。
I1C bzu1r@1 劳资网L$g+F7Fk` Ol]3v#`(?9j
第十七条 经依法批准征用土地后,需安置的人员按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确定名单,以市、市(县)、区人民政府同意征地的时间为界限,划分为以下三个年龄段:劳资网0OnHr"U$J/r
劳资网&fpi#~[F#Y
(一)第一年龄段为16周岁以下,以及16周岁以上的在校学生;
e5cc(p ]*[:F1 劳资网~c jb$n6dJ#P
(二)第二年龄段为男16周岁以上至50周岁、女16周岁以上至40周岁(不含上款所列对象);劳资网 SH1i9\Aw
:`6_PP9?*ok1 (三)第三年龄段为男50周岁以上、女40周岁以上。劳资网-jV6l"V`#SPd7T7u
劳资网$hx0G-Ba9~.Lai[
以上所称“以上”均包含本数。劳资网l.r5Sh1K:aC(Oq
劳资网$XK)^v M7CT+bD
第十八条 第一年龄段的人员,实行一次性补偿,发给一次性生活补助费。一次性生活补助费标准最低为:一类地区8000元、二类地区6000元、三类地区5000元。年满16周岁或16周岁以上的在校生毕业后,按照城镇新成长劳动力进行管理。
?8YO#K@Q v:z1
t;o4Ih f.j1 第十九条 第二年龄段的人员,实行保障安置,纳入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范围,按企业职工社会保险规定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具体办法如下:劳资网^g_{$Ay@1F
%RQ zuX Z1 1.折算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按照其实际从事农村生产劳动的时间(上学期间以及被依法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或被劳动教养期间除外),每两年折算为一年缴费年限,折算的缴费年限不足3年的按3年确定,但最多不超过10年;征地前按照国家、省、市规定可计算为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的时间,每一年计算为一年缴费年限;征地前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实际缴费年限(含市区被征地农民参加原郊区养老统筹的实际缴费年限),每一年计算为一年缴费年限。上述三项可分段确定、合并计算。
z3U&QOie1 劳资网4xV a5Rx+}:Y
2.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按照本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乘以记帐比例(11%)、再乘以按上款确定的本人实际折算缴费年限,推算其个人帐户储存额。其中征地前已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人员,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原储存额高于重新推算的金额的部分,予以保留。
7y5ys9gw:w9?a1
/\OEIU ^)P.~IV1 3.市区2002年1月1日以前折算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视同医疗保险缴费年限。江阴市、宜兴市、锡山区、惠山区以当地规定为准。劳资网L&hI W!Z"@
劳资网$wR jU;?|0t&[
第二十条 第二年龄段的人员,征地前未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本人愿意且用人单位同意接收的,也可申请就业安置。用人单位录用就业安置人员应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为就业安置人员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不包括个人缴费部分),由各统筹地区劳动就业管理机构按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逐年核拨就业补偿费,本人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按本人工资收入确定核拨就业补偿费的缴费基数,补偿期限累计为7年。
(o1CXi,G p'mn B ^1
z5y\[ n7f:h S1 保障安置办法和就业安置办法不重复享受。劳资网 l;{S g ^2ie:s
j9@(s"]SGZ1 第二十一条 第三年龄段的人员,按下列办法享受待遇:劳资网Nc'bi5a{G
P[ o3AA zQP"`k"W1 1.征地前未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可自愿选择政府保养、保障安置或就业安置(已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的,实行政府保养)。实行政府保养的,按月发给保养金。保养金标准按不低于省规定的最低标准由各统筹地区人民政府根据居民生活水平情况确定。保障安置或就业安置办法按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二十条规定执行。
v.u!Mh,R?i D1 劳资网;l?w1MtGj+O
2.征地前已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按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二十条规定实行保障安置或就业安置。
[?5E H ^3g)]+G JGD1 劳资网*\C;rs/m6g;[FV
3.征地前已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退休(职)、保养待遇的,仍按原标准享受退休(职)、保养待遇,并给予一次性补偿。一次性补偿费标准最低为:一类地区8000元、二类地区6000元、三类地区5000元。劳资网y*zzbR6}-H,o
!Ah;[9V%`c1 第二十二条 被征地农民未就业的,纳入户籍所在地镇(街道)劳动保障所管理,由劳动就业管理机构提供培训、就业等服务,享受失业人员各项优惠政策。符合失业保险条例规定条件的,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向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申请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7@SxL'S9NVS-B1
!\`!lx4QfTT1 第二十三条 符合征地安置劳动力年龄的残疾人员的安置补偿,按有关规定办理。
5NR"[dy8O1
C'O@%A9]2yI1MA#o1 第二十四条 被征地农民实行一次性补偿、保障安置、就业安置和政府保养等基本生活保障所需费用,以及就业培训和人员管理所需费用,按下列办法确定:
i2SNpr,dgZ1 劳资网(k4@ nn&Zv}/y
1.一次性补偿费用按实计算。劳资网j/g ?n/VV%rU"x#hl
劳资网N9U9XPy"Oe9?7\rX
2.保障安置和就业安置费用,按平均每人缴纳10年社会保险费计算。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按照2001年各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确定,从2005年起,由市劳动保障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每两年调整一次。缴费比例按照各统筹地区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均含个人缴费比例)执行。其中医疗保险费用缴纳年限市区从2002年1月1日起计算,江阴市、宜兴市、锡山区、惠山区以当地规定为准。劳资网7I'?a]Rre
P T)u e0mdzqiO1 3.政府保养费用,按各统筹地区确定的保养金标准一次性计算20年。
o0W(ci O"i1
c+CE\zuABm1 4.就业培训和人员管理费用,由各统筹地区人民政府确定具体标准。劳资网a"~xa5J'L/U,Q
w6z'Ws[Be9^;VJ1 第二十五条 实行一次性补偿、就业安置和政府保养人员所需的费用,以及就业培训和人员管理所需费用,按本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标准,在移交人员名单时,从财政专户一次性划入各统筹地区劳动就业管理机构。由各统筹地区劳动就业管理机构建立资金专户,统一管理,专款专用。
"n6ZVGEm.X1
Oa e:iM#k4yA v1 实行保障安置人员所需费用,在移交人员名单时,按本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标准,从财政专户一次性划入各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社会保险基金专户。劳资网+P9N Cn3d%iA
-F(n,_,h B$V-[1 第二十六条 实行一次性补偿的人员,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统筹地区劳动就业管理机构办理费用支付手续;实行保障安置或就业安置的人员,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统筹地区劳动就业管理机构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分别办理涉及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险的相关手续;实行政府保养的人员,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保养金支付手续,所需费用由财政部门按照实际发放数额,从资金专户中按月划拨。
w9y$r cz1
)Iv3P1t,J!n1 第四章 历次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
4p/|6Ur eDw*J}Ho1
cv K'`XU1 第二十七条 历次被征地农民是指1982年5月14日《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实施以来至本办法实施以前(崇安、南长、北塘、滨湖四区在2002年12月2日前,下同)批准征地的并已按当时规定进行补偿安置以及采取发放生活补贴等其他方式解决失地失业困难的被征地农民。农户集体土地被征用后,村或村民小组按被征用土地数量补偿土地或村、村民小组按人均占有土地数对土地重新进行调整的,不列入历次被征地农民统计。
Xg h%L8{H-Jqa1
.YXotLkO1 第二十八条 按当时规定进行补偿安置是指按规定的标准将土地补偿费及安置补助费以现金方式一次性支付给被征地农民个人(给被征地农民购买社保的款项视同现金支付),或以协议(计划)的方式安排相对稳定工作岗位并由用人单位办理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对已按当时规定进行补偿安置的被征地农民以2004年5月31日为界限,划分为第十七条(一)、(二)、(三)款规定的三个年龄段,在原有补偿安置的基础上,由被征地的市(县)、区人民政府在2007年底前将其逐步纳入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体系。
*H(x rcn3?t!aG1
+a MU7F(W Q)KE1 其基本生活保障办法为:
SM*Z!f-|1 劳资网5Q4^ LR W*TeJ4c
(一)第一年龄段的人员,待其达到法定劳动年龄或毕业后,按照城镇新成长劳动力进行管理。
#Gy+gS%g6u1
`m]T f2jQ7I9@*s bu1 (二)第二年龄段的人员,在本办法实施前尚未就业或此前安置就业现已失业的,由市(县)、区、镇人民政府纳入就业援助范围和提供就业服务,进行失业登记,发放《就业登记证》,并在一年内免费为其推荐三次就业岗位。以上人员享受失业人员各种优惠政策。符合失业保险条例规定条件的,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向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申请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就业后,用人单位应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参加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参保人员按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规定享受相应的待遇。劳资网O$C/I}z,U JVW R
劳资网}"r;X,T g v_"`
(三)第三年龄段的人员,在本办法实施前已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或已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退休(职)、保养待遇的,原待遇不变。未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为保障其基本生活,由当地市(县)、区政府按月发给适当数额养老补贴,养老补贴数额由各市(县)、区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有条件的市(县)、区可采取个人出资一部分、政府补贴一部分的办法直接进入政府保养体系。该年龄段的人员,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可向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申请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劳资网fkf/];A
劳资网;~c%}3d]?d8rY
第二十九条 对采取发放生活补贴等其他方式解决失地失业困难的被征地农民,市(县)、区人民政府可分别采取以下办法,力争在2007年底以前将其纳入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体系。劳资网 bp'O6I9?6H?^
leS1lj1 (一)根据各市(县)、区解决历次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来源情况及政府保养金年度支付能力,分期分批逐步将女年满40周岁、男年满50周岁的人员按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给予保障。劳资网&e^*l%IE#E}5z(x
+WV i0O[1 (二)在本村、组发生新的征地事项时,对仍未纳入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体系的历次被征地农民,要按本办法第三章的规定优先办理基本生活保障手续。在历次被征地时已办理“农转非”手续的,其从事农村生产劳动的时间,从办理“农转非”手续之时起往前计算。
(iGIH.B*v&`1
#m2?/SO \$zq1 (三)在未按前两款办法将被征地农民纳入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体系前,各市(县)、区要继续采取发放生活补贴办法确保其基本生活,并千方百计优先帮助其就业。劳资网#?$de&U ?&] dT7^
0V \3[9p^?o1 第三十条 解决历次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所需资金来源为:劳资网 m8` q r6W8kQ!v)OA
劳资网W:h g{"\/h xd/h
(一)本办法实施后征用的建设用地,其土地补偿费的20%;
4QY6]X a]1
2YA J'B @7|:a8u1 (二)被征地单位历年积累的征地补偿安置费用;
k.RT8Q m1
ZD?g0x3|p"g o1 (三)从土地出让金等土地有偿使用收益中提取一定数额的资金;
Vax9FC.M ~7W1 劳资网zsRgzH
(四)市(县)、区、镇两级财政部门补贴;
*DqI(b]1
1tyR9D p:A\+Y1 (五)其他可用于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资金。劳资网cS[,?.z+A]'YWE8F
劳资网/F%L8v @eW2{:Kd6G
第五章 附则劳资网HHj1Su|Sf)r
]3{M#RVNTO8f1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实施前已经市、市(县)、区人民政府审核同意上报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仍按原规定执行。劳资网*Q&m;u;Z;{H#y ~v:N
.f8O'WM2C5K7j1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从执行之日起,凡过去本市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本办法执行。
N&C/qf4CL i:R \1 劳资网|5g9n~"X/i(X0~
如上级政府有新的规定时,按新规定执行。
wn_;J.u"~"eW"B1 劳资网u(iG%[ETF E
第三十三条 国家工作人员在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m1p2d6e-VoCI1 劳资网e*Y F W:|;q~5D
第三十四条 锡山区、惠山区、新区应当按照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报无锡市人民政府备案。江阴市、宜兴市参照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报无锡市人民政府备案。劳资网+L'mA9{ ^_L
劳资网@}4@/Cv/k5ML
第三十五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集体经济组织经依法批准使用集体土地的补偿安置,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r(z&fXQeB;Y1 劳资网"e5@ {,OZ"aJ"]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4年6月1日起施行。
YCn-G({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