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六大调控措施破解淮安市建设用地紧缺难题,今后淮安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得占用基本农田。这是淮安市国土资源部门日前在修编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作出的规定。
据介绍,为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强化土地调控管理和用途管制,保证淮安未来15年的建设用地需求,淮安市近日起全面启动了市、县(区)、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这次规划修编的主要目的是,合理划分禁止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优化开发区域,提出不同区域的土地调控政策.
其具体措施主要为:科学布局建设用地规划预留区,重点安排在规划的城市、开发区、工业园区和10个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范围内,促进人口向城市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合理安排一般农用地规划区,原则上安排在规划的城镇、工业园区周围和10个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周围,保证今后建设项目不占用基本农田。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除城镇村和产业用地,以及中小学、旅游、文物保护、市权范围内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外,其余空间均要保证安排耕地和基本农田。
同时,充分挖掘土地复垦开发整理潜力,查清未利用地等土地后备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适度开发宜农土地后备资源,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并进一步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对拟撤并的乡镇,在新一轮规划修编中将不安排建设预留地,将腾出的建设预留地主要用于城镇建设和产业布局。修订完善相关规划,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镇村体系规划、中小学布局规划、旅游规划、文物规划以及市权范围内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规划相衔接。 (通讯员 淮宣)
《江南时报》 ( 2007-08-09 第27版 ) |